爱奇艺体育-卓识更新动态展示自拍舞蹈:8月第一跳,康复运动
导 语
在9月4日厦门金砖会晤文艺晚会中,一个《畲族婚典》节目惊艳了全场。畲族是散居于福建等地的古老名族,畲族的传统婚礼浓郁热烈,喜庆的场景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憧憬与美好向往。
相关链接:
上杭县是全省民族工作重点县。上杭县有2个民族乡(庐丰、官庄),有39个民族行政村1个民族社区,少数民族人口4.2万余人,有18个少数民族,以畲族为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畲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影响深远的畲族文化,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畲族文化遗产。
(一)注重畲族文化的挖掘与保护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畲族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关于推动上杭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县的实施意见》,从政策、资金上扶持畲族文化事业发展,进一步抓好畲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工作。一是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家;县级文保单位6家;拟申请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家。近年来我县认真开展畲族宗祠、古刹、古民居等普查和保护工作。二是做好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的保护工作。太拔镇坵辉村被评为福建省首批省级古村落。建于明清期间的树人村蓝氏宗祠、西河公祠、福泉村钟氏公祠、九厅十八井的钟达观解元府、七里村大夫第等,现均保存完好,这些古建筑富有文化价值。在太拔乡坵辉村等地还保留着较多有民族特色的古民居,有清朝年间的兴贤馆、永兴宫、新丁屋等古建筑。我县以打造民族特色村寨为依托,逐步把全县民族村建成“传承与保护、发展与创新”的畲族文化示范基地。三是加强畲族陈列馆建设。闽西畲族陈列馆建在古田镇苏家坡村,庐丰畲族乡、官庄畲族乡建立了畲族陈列馆(室),庐丰民族中心小学建立了畲族展览室。四是做好编志工作。1984年县民委编撰出版了《上杭县畲族志》,2012年官庄畲族乡编撰出版了《官庄畲族乡乡志》,《庐丰畲族乡志》编撰工作基本完成,正在出版中。五是收集、整理和修订畲族族谱。上杭境内有蓝、雷、钟三姓系畲族,上杭县族谱馆藏民国以前完整的蓝、雷、钟等姓氏族谱。要发挥优势从畲乡风物、姓氏源流、畲乡民系的形成和发展、人口播迁、畲族精神、畲族习俗、畲族信仰等方面开展研究,让国内外畲族乡亲到上杭时有谱可考,有根可寻,有祠可拜,有墓可祭,有力地促进各地畲族群众的文化交流。六是加强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人培养。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配合的原则,强化畲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采取因地制宜,阶段性与长期性、针对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方法,在民族中小学开设蹴球、陀螺、高脚竞速、板鞋竞速、舞狮、畲族武术、民族舞蹈等课程,建立训练基地,经常性地组织历练并取得成效,在历届福建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由我县组队代表龙岩市参加并取得好成绩。在民族乡村开展树叶吹奏、剪纸、器乐等传习活动,培养传承人。
(二)民族乡村畲族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我县强化资源整合,完善了全县畲族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满足了畲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一是全县基本建立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各民族乡村的畲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个民族乡建立了文化站和畲族文化展览室。40个民族村建立了文化室、活动室、室外文体活动场所、业余文艺团队,配备文化协管员和设备。古田镇苏家坡村、官庄畲族乡福泉村等民族特色村寨创建村和民族中小学校建立了畲族文化长廊。民族乡村、民族中小学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二是官庄畲族乡组建了畲乡艺术团和完善民族村文化设施。到目前为止,已在7个民族村举办“三月三”畲民节活动,该乡10个民族村有7个新建了文化活动广场,组建了民乐队、树人特色村寨建设、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三是庐丰畲族乡政府大力扶持文化宣传队伍建设和完善文化设施。修缮了蓝氏家庙,组建香灯龙表演队、上杭县蓝天种玉文化公司、树叶吹奏队、五梅拳队,丰康村特色村寨连续20多年举办“三月三”畲民节活动。四是民族中小学民族文体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加强了官庄、庐丰民族中学、民族小学运动场建设,添置畲族服装及舞狮等道具、多媒体设备,修建民族文化长廊(德育墙)、畲韵乡村少年宫等,为学校发展民族文化体育运动奠定了基础。
(三)开展畲族传统文化活动,促进畲族文化传承
我县畲族传统文化活动以开展“三月三”畲民节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为主,依托庐丰畲族文艺宣传队、官庄“畲乡文化艺术团”等民族乡村文艺队伍开展活动。一是积极开展“三月三”活动。农历“三月三”是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我县庐丰、官庄2个民族乡每年农历“三月三”都举办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活动蕴含丰富的乡土气息、文化底蕴,成为畲乡特色宣传、项目推介、招商引资、文化交流等平台。二是加强民族文化宣传。我县组建了多个畲族传统文化表演和培训队伍,利用节假日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大力开展香灯、舞狮、十番音乐、畲拳等一系列的民间文娱活动,庐丰畲族乡香灯队在上杭县建国50周年庆典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010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到古田视察期间,向总书记作汇报演出。三是大力开展畲乡体育活动。近年来,我县依托上杭县少体校、官庄民族中学、庐丰民族中学设立训练基地,组织畲乡籍运动员参加各级少数民族运动会,并取得显著成绩,屡屡在国家、省级比赛中夺得优异成绩。
(四)加强了畲族文化艺术人才培养
一是鼓励全民参与打香灯。打香灯是畲族乡村在每年春节或重大节日期间开展的一项传统民间文娱活动。庐丰畲族乡的畲民香灯龙灯队在每年的春节、元宵节、“三月三”等传统节日,通过打香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灯兴旺。庐丰畲族乡香灯2010年春节期间在古田五龙村成功向胡锦涛总书记汇报演出。二是促进舞狮、畲拳发展。庐丰畲族乡丰济村组建上杭县蓝天种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打舞狮、畲拳,在民族中小学选拔体质好、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聘请专业老师教学。庐丰民族中学把舞狮、畲族拳术纳入每天“阳光体育”活动中,把它纳入每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表演项目中,增强学生的兴趣。官庄民族中学确定了以“弘扬畲族文化”为学校特色进行特色办学,制定了“弘扬畲族文化、树民族学校品牌”民族学校特色发展规划。三是民族技艺进校园。民族中小学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畲族民间文化的乡土音像资料,结合畲族的起源、迁徙、发展、服饰、语言、民俗等内容,融入畲族文化教育。音乐教师将畲族山歌、舞蹈等民族民间艺术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开设,美术教师将剪纸、书法、手工制等纳入美术教学,学校不定期邀请民间艺人来学校指导,帮助学生获得一些民族民间技能或技艺,并具备一定民族民间技能或技艺。
本微信版权属于上杭县广播电视台,未经本台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作品,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